为帮助2025级智慧海洋材料兴海领军班学子明晰专业发展方向、搭建系统知识体系、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11月21日,材化学院在启航活动中心401室举办“兴海领航·导师思享”交流会。本次活动特邀国家级领军人才、校船海核新金属材料“兴海”学术团队负责人、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张中武教授,为同学们带来新材料领域讲座并与同学们深度互动交流。

首先,张中武以材料科学的核心逻辑为切入点,围绕学科发展脉络与学习方法展开讲座。他强调,材料科学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其核心在于揭示“结构-性能-应用”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需建立“分层次、分目标”的思维框架,从微观原子排列到宏观性能表现层层递进,避免知识碎片化。

针对学科所需的综合素养,张中武提出“会打铁的秀才”培养目标。他鼓励同学们兼顾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将理论转化为解决方案的工程思维,还要注重沟通协作等软实力的提升,以适应未来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
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绕学科交叉知识体系搭建、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挫折应对等问题积极提问,张中武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关于交叉学科学习,张中武建议无需盲目选修大量课程,而应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扩充知识边界。例如,接触材料结构相关内容时,可结合物理学、化学中的键合理论等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实现知识的自然融合。
谈及创新能力,张中武以扫地为例,阐述创新源于对问题的敏锐洞察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思考。他从如何创新方法高效解决卫生死角入手,强调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分享科研挫折经验时,张中武回忆了团队在材料产业化过程中,面临工厂合作沟通与厚钢板技术攻关的双重挑战。通过持续沟通协作、充分理论准备与三年不懈集智攻关,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他借此教育引导同学们在科研路上注重合作与坚持的重要性。
谈到优秀研究生的必备品质,张中武强调品行、韧性与活学活用等能力是基石,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则是前提。
对于知识获取效率的问题,张中武建议同学们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参与相关课题任务,避免盲目学习导致事倍功半。

本次“兴海领航·导师思享”交流会精准对接了学院智慧海洋材料兴海领军班同学们在学业与科研中的实际需求。不仅以专业的讲解解答了同学们的成长困惑,更以鲜活的案例传递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坚韧的科研态度。后续,学院将持续深耕拔尖人才培养,不断邀请学术领军人才、行业资深专家与优秀校友做客“兴海领航·导师思享”交流会,采用专题讲座、科研分享、企业走访等多样化形式,持续为兴海领军班学子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成长支持,助力青年学子锻造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为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家高端材料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审核:刘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