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其前身为始建于1970年的“潜艇与鱼雷动力能源研究室”(对外称新能源研究室)和电化学工程研究所,在潜艇铅酸电池、万瓦级鱼雷电池、声纳浮标电池等的研发方面取得过突出成绩。曾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学校SCI高被引论文奖、授权发明专利12项、编写出版国防特色教材1部。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瞄准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洁净能源对动力和储能电池的需求,本着“立足基础、面向应用、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宗旨,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特种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化学电源关键电极材料的研发为主要方向的特色研究机构。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严谨务实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6名,讲师11名。博导16人,硕导29人,龙江学者1人。研究所拥有荷兰AUTOLAB PGSTAT302/FRA电化学工作站、法国Bio-logic VMP3/Z 8通道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美国Arbin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美国 Milli-Q 超纯水系统,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制备、组装和测试的全套设备。研究所现有电化学综合研究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实验室、超级电容器实验室、电极材料制备室等5个研究室,实验室面积约400 m2。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近5年来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和横向课题等。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4篇文章进入“ESI TOP Paper”行列,获学校SCI高被引论文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编写出版国防特色教材1部。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负责“化学工程与技术(新能源与电化学)”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接受博士毕业生来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所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大学有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1)燃料电池(直接碳燃料电池、直接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直接尿素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 (2)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3) 超级电容器;(4)环境电化学。研究工作重点是新型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化学电源器件的制备。